麦德龙在华“变脸” 开放加盟业态和卖场开始升级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2014-12-26 15:44
核心提示:麦德龙正在进行入华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和转型。这是席龙自2013年11月接替何哲伟出任中国区总裁一职后带来的新变化。

  如果你听到麦德龙(需求面积:8000-9000平方米)也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开展特许加盟业务的消息,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但没错,这是真的,这还只是麦德龙未来“变脸”过程的其中一张面孔。

  麦德龙正在进行入华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和转型。这是席龙自2013年11月接替何哲伟出任中国区总裁一职后带来的新变化。

  开放加盟

  截至目前,业界最熟悉的是今年4月麦德龙全球50周年的庆典上,麦德龙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区新战略。彼时,席龙表示,麦德龙将全面优化在华的业务条线,聚焦五大业务,即将过去的电商、商贸、福礼、大宗采购、餐饮、工厂、客户销售、现购自运批发商场,压缩至电商、商贸支持、福礼产品、食品分销、现购自运批发商场五大业务。

  事实上,麦德龙在转型的道路上做出的改变远远不止这些,这家来自德国、在业态模式上有些“倔强”的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在中国市场某些方面的变革力度,这次很可能超过了老大沃尔玛和老二家乐福。

  这种变化当然与掌舵者密不可分。与前任相比,席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刀阔斧,似乎更擅长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改变,并且敢于迅速布局。“以前我们可能过于想抓住所有的机会,但现在我们更希望聚焦到能做到最好的业务上来。” 10月14日,席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在麦德龙上海普陀店的边上,一家80多平方米的“合麦家”便利店已经悄然开业,这是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新业态,“合麦家是麦德龙在中国的一个新品牌,专门为特许经营业务设立。”席龙对记者专访时透露,这是一个类似于便利店的业态,适合在学校、小区、医院周边等场所经营,面积可以从50至100多平方米不等,针对每家店所开区域和消费习性的不同,在商品的配置上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加盟商,麦德龙会为他们留出20%~25%的利率空间,并会提供大部分商品,但也不要求100%的商品必须由其供货。

  在席龙的规划中,麦德龙在华将要做的特许加盟,是其商贸支持业务的延伸,即支持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这是麦德龙的主要客户之一。因此,除了合麦家这样授权和管理更规范和严格的业务,麦德龙还会推行另一种较为松散的特许经营模式,虽然同样会签特许协议,但只是对这些加盟门店在商品品类、陈列、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麦德龙更像这些中小商贸企业门店的“导师”,在经验和技术上提供支持,以增强这些企业客户对麦德龙的依赖度。

  席龙表示,麦德龙特许经营业务暂时还只在尝试阶段,目前还未正式对外放开。未来在加盟商的遴选上也会很审慎,“赛百味一年有3000人申请加盟,但可能一年只选择10个加盟者。”不过,席龙对这一业务的未来很有信心:“麦德龙在食品安全、物流配送上都是最具优势的,同时我们在进口商品上有价格优势,渠道也非常广,能为加盟者提供不同选择。合麦家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业务升级

  在业态和卖场升级上,麦德龙在2014年明显也加快了脚步。

  作为麦德龙食品分销业务的一个重要平台,麦德龙今年还成立了FSD(Food Service Delivery)平台,与麦德龙目前的现购自运门店形成差异化,目标客户群为大型餐饮企业及大型企业的食堂,专门用于满于足食堂、餐饮服务业、餐厅和酒店等餐饮类客户的专业需求,提供从物流配送到食品加工等先进的一站式服务。

  6月26日,首家FSD在青岛开业,面积约1500平方米,与麦德龙青岛黄岛店在一起。

  席龙把它称为麦德龙中国启动的一个全新战略性渠道,“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和大型企业的食堂,每天的采购量惊人,如海信集团每天需满足2万人就餐的采购量,且需要及时、安全配送,单靠麦德龙的门店,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客户的更高需求,FSD业态就是专门为这些客户量身订做的。”他说,麦德龙将把FSD平台推广至全国,计划在中国开出约50家左右,“FSD是一个独立的业态,在其他地区,我们也将视情况单独选址。”

  10月份,麦德龙又启动了现购自运模式门店的全面升级改造,首家调整后的门店上海浦东店已于近期亮相。除了免费WIFI这样的标配,在这家门店里,非食区域被重新划分为季节性商品,厨房、烹饪/餐厅,服饰纺织,办公/电子产品,商用/家居百货五大区域,并将以往分开的进口与国内商品进行了合并,混搭在一起进行销售。值得注意是,以往并不太注重陈列的麦德龙也开始下大功夫改善陈列,尤其是在生鲜区域,以往麦德龙在这一区域的优势仅限于商品和品质这两点,在陈列上的确有些乏善可陈。但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品类更丰富、陈列更美观的生鲜区域布局,更像一个生鲜加强型超市的陈列水平。

  在服务和体验上的提升也成为麦德龙调整上的着力点。比如,麦德龙上海浦东店里开辟了客户驿站、福利礼品馆和互动坊等独立区域,其中“客户驿站”为顾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免费自助咖啡,并配备电脑、打印机,可供顾客上网查询邮件和商品信息,并打印订单。“互动坊”则是一个顾客沟通交流的平台,餐饮类专业客户和业内专家甚至能在这里举办产品烹饪示范和研讨会,交流专业经验和产品知识。而“福利礼品馆”陈列了800余种专门针对企业和相关单位的福利商品,专业销售人员一对一提供独特的福利解决方案。

  席龙告诉记者,除了新开的门店会采用这种全新的模式,年底前还会对6家门店进行这样的升级,其中上海3家,其他区域3家。2015年1月起将逐步在全国门店推广。

  变与不变

  席龙还透露,麦德龙在电商上也将再次发力。麦德龙的电商业务这次要选择在O2O上突围。

  席龙并不否认此前麦德龙在线上业务上进展并不如意,并表现出了对电商业务的充分重视。“之前防御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在电商上已经丢失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他对记者说,麦德龙将实施O2O的电商战略,11月份将重启电商业务,并将与一家知名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为了配合电商业务的拓展,麦德龙对配送平台进行了专业改造,以更符合电商配送的要求。

  另外,与以前业务各自为战不同,席龙的策略是让所有业务整合成一个平台,以实现麦德龙价值的最大化。“以前麦德龙电商业务是独立的,现在我们要把线上线下整合到一起,全品项服务,做到无缝结合。”席龙希望,未来电商的销售能在麦德龙中国区的业绩中占比达到20%。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零售市场的不景气并没有让麦德龙在实体门店的拓展上停下脚步。

  截至9月,麦德龙已完成2014年新开10家店的计划,在中国54个城市拥有78家店。2013年麦德龙销售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8%,今年的增速也不会低于这一数字。

  事实上,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始终坚持现购自运模式,目标客户群上避开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零售企业的正面竞争,从入华伊始就坚持“透明发票”,发票全部由电脑输出,内容包括顾客姓名、商品种类、名称单价、所购数量、金额及日期等。在麦德龙购物,谁想在发票上做点手脚占便宜那绝对没“门”。

  这些不妥协的策略曾在初期遭遇许多客户的阻力,但10多年过去却换回了市场的尊重,而曾在这一市场上有过的那么一两个对手如来自荷兰的万客隆等,早已烟消云散,退出了中国市场。

  18年后的今天,麦德龙又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主动谋变,某种意义上说,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普遍陷入困境,如果麦德龙的变革成功,至少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个样板。

  那么,席龙主导下的新变革将给未来的中国市场呈现一个如何不一样的麦德龙?

  目前看来,麦德龙所有的改变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观察成效尚需时日。显然,变革才刚刚开始,所有实体零售遭遇的问题和困境,麦德龙也不可能轻松地跨过去而成为幸运儿,其未来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