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业绩逆势持续高涨 上半年销售额增长73%超万科

腾讯房产   2014-09-22 15:00
核心提示:在多数房企业绩下滑明显的大背景下,模式成熟的碧桂园在逆势下持续快跑。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完成销售金额为584.2亿元,同比增长73.6%,增长幅度超过恒大55.4%、万科20.6%、绿地32%的增长幅度,直接越位知名房企。

  2014年,是地产圈又一个难换之年。多数房企业绩下滑明显,完成全年任务压力重重。而经过多年发展,模式成熟的碧桂园在逆势下持续快跑。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碧桂园共完成合同销售金额72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6.7%。而此时,仍有许多知名房企在全年指标的三四成徘徊。

  显性数据背后,透露出房企发展模式的成败。

  “精品质、低成本、高周转”代表了碧桂园最有力的制胜模式。前期拿地时,碧桂园只收揽少部分一线及三四线城市城郊地块,保证低地价;产品则要求标准化和高性价比;首试的全员营销保证了碧桂园的快速销售,这在业内树立了极高口碑,成为行业拥泵。

  不可复制的碧桂园模式直接体现在业绩上。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完成销售金额为584.2亿元,同比增长73.6%,增长幅度超过恒大55.4%、万科20.6%、绿地32%的增长幅度,直接越位知名房企。同时,碧桂园的销售面积增幅也将恒大、万科甩在背后。

  “越位者”碧桂园

  除了在销售金额上超过万科外,在上半年的销售面积上,碧桂园的增长幅度也是排在首位。上半年,碧桂园销售面积在8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3%,远超恒大47.4%、万科14.6%及绿地16%的增长幅度。

  如此高的销售增长得益于单项目大盘的快速去化。据记者了解,在一片楼市“退烧”之声中,碧桂园惠州十里银滩、深圳东十里银滩、曲靖碧桂园等项目都斩获当地销冠,碧桂园常平首府更是仅用1小时就斩获6亿元。

  在盈利方面,碧桂园的能力也在提升。2014年上半年土地增值税拨备后毛利润人民币100.5亿,同比增长26%,权益所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4.2亿,同比上升25.6%,核心净利润人民币47.1亿,同比上升14.1%。

  不过,除了销售数据和盈利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的走低的资产负债率、充足的可动用现金。

  碧桂园公布的2014年中期负债率为60.4%,相比去年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上半年碧桂园的可动用现金约人民币244.3亿元,约占总资产的10.1%。

  “碧桂园是大型房地产公司,负债控制坚持的原则是稳健,”在碧桂园2014年中期业绩会上,吴建斌解释说,碧桂园的负债水平上限是70%,这是对市场的承诺,我们始终在负债率范围内拓展我们的业务。

  对于代表一个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三项费用指标中,碧桂园也是进行了控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加权平均融资成本有所降低,从去年上半年的9.24%下降为8.23%,该数值也低于2011-2013年的9.2%、9.56%和8.54%。今年上半年土地成本虽相对2013年有所上升,但仍只占售价的约13%。销管费用占合同销售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7.2%,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销售费用率从4.5%降低到3.1%。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海外业绩也保持高增长,其中马来西亚项目上半年共产出12.5亿元的收入。作为海外第二战场,澳大利亚给碧桂园回笼了近9.8亿元资金。

  碧桂园“规则”

  碧桂园之所以能在这几年实现高增长,背后的逻辑是已经成熟的碧桂园模式。

  记者采访发现,碧桂园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标准化和全产业链运作,从初期拿地、产品设计,再到后期令业内忌惮的全员营销,碧桂园将房地产几个重要的环节精准地耦合起来,以保证低成本和高周转。

  与刚走出广东的初期相比,碧桂园近几年的拿地对象已然发生了明显变化。除了坚持一线城市郊区极具发展潜力的土地之外,碧桂园也开始进驻二三线城市的周边城区,甚至核心区。以“小地方、大市场”的思路,碧桂园在小城市打造面向大城市的楼盘,如惠州的十里银滩即面向深圳、香港等市场,江苏镇江的凤凰城(资料、团购、论坛)面向南京等。与此同时,碧桂园不再一味追求造大城,且开始瞄准几百亩的“小楼盘”,碧桂园潜在市场潜力正被日益兴起的“城镇化”激发。

  这从数据上可以直接显现出来,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土地储备中仅有2%位于广州,有约18%位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80%位于其他城市,平均土地成本也较低,约为售价的10%到15%。“由于初期投入低,因此碧桂园在定价上十分灵活,产品具有极大性价比,也因此能够覆盖到首次置业和改善性需求的广泛客户。”

  在前期明确产品和客户定位后,碧桂园的营销就直接有的放矢。碧桂园的全员营销被坊间传为“打鸡血式”营销,这是因为碧桂园将集团营销中心所有员工、集团横向部门、广大业主以及外拓人士都被纳入到营销体系范围内,吸引他们的是诱人的不菲佣金。

  “优异的地产公司七分靠前期产品,三分靠后期营销。”某央企房地产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而碧桂园通过独特的标准化和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直接整合产品设计、建造、营销到物业管理和综合配套各个环节。

  碧桂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商业模式的几个突出优势是:“一是在投资研究阶段,各环节提前参与相关的分析和决策,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市场做出判断,更加准确地进行项目定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足准备;二是充分整合设计资源,一般在土地获取前就完成了规划方案和户型设计,这不仅使得投资测算更为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报批工作迅速完成,快速开工;三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全产业链协同也有助于建筑、材料供应和装饰、营销的快速灵活调配。”

  模式制胜

  按照碧桂园的既定计划,2014年要完成1280亿元的销售目标。碧桂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今年推出的2000亿元货值产品,去化率达到平均65%即可完成全年目标,因此,下半年会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同时也会根据市场微调,有信心冲击既定任务。

  记者通过采访多位行业分析师,他们对碧桂园的判断也是积极正向。在他们看来,在房地产行业转型期,模式成熟的企业都有极大潜力完成任务目标,并保持稳定。

  “目前比较成熟的是融创模式、绿地模式、碧桂园模式、万达模式、恒大模式等,其中碧桂园主要是深耕三四线大盘、擅长标准化和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融创则是高聚焦、高周转和高端产品,主要在五大核心区域城市做高端产品;绿地则是典型的红顶商人,通过超高层和城市综合体铺满全国布局;万达则是万达广场的数代更新;恒大则是精准拿地加残暴的低价笼络市场。”一位房地产研究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碧桂园模式,同创地产董事长杜晶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在三、四线城市,碧桂园是一种令人窒息式的销售模式,当它卖楼的时候,基本上市场上的其他楼盘就很难成交了。而碧桂园除开开发模式外,在产品力打造方面也是比较扎实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下半年房企去化压力加大,包括方兴地产在内的多家知名房企都在研究碧桂园营销模式。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丁祖昱说,碧桂园大盘营销能力不仅领先诸多房企,甚至比专业代理公司做得好。“溢出式推广,压迫式销售,大开大合操作,在客户教育、客户召集、客户引导、客户压迫,销售释放各个环节都运作到位,有趣的是,一些业内人士,原本就是开盘时踩下盘,结果也在这样的氛围下莫名其妙的买了房,碧桂园的营销能力可见一斑。”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碧桂园也是调整企业本身的销售策略。据记者了解,碧桂园的营销策略已经增加了“高版本”的销售策略,即实现“三鹰计划”,包括高管组织策略组“金鹰”,优秀基层销售“雄鹰”,及从当地招聘的销售冠军“猎鹰”。而且为了保证下半年去库存,碧桂园也对时间较长的存货逐个项目进行了分析,并采取对应措施,加快去化。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腾讯房产,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